凯发注册首存

2024.07

— 分享 —
二十四节气丨湿热交蒸,一年中至热的日子来了!「大暑」这么养生,三伏天少受罪~
浏览:809次时间:2024.07.22

大暑

《乙未六月大暑》

•方回

  平分天四序,最苦是炎蒸。

  在我须无欲,于斯患不能。

  又应当闵雨,谁识始藏冰。

  人力回元造,生生实所凭。

 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大也。” 暑是炎热的意思,大暑,指炎热之极。大暑相对小暑,更加炎热,是一年中日照最多、最炎热的节气,“湿热交蒸”在此时到达顶点。

 

防阳暑,补水去火

中暑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,属于中医的“阳暑”,多因在阳光下暴晒或高热密闭环境下工作造成。故不宜烈日暴晒,如需外出,做好防晒,适量、多次补充水分,或饮淡盐水、酸梅汤、绿豆汤、西瓜汁、解暑茶等,或食用新鲜瓜果,以补水去火。

 

防阴暑,勿过贪凉

 “阴暑”,多由于夏月过度贪凉,寒邪侵袭人体肌表或内脏而作,如大家熟知的“空调病”,即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下的人,出现的头晕、头痛、面部神经痛、胸闷、腰肢疼痛无力、全身发冷等的一系列病症。故天时虽热,但勿过贪凉,勿过食生冷,空调温度不宜过低、不宜久待,不在风扇、空调及风口处直吹。大汗后不可直接进入空调房,需静待汗收再入,也不可急进冰冷饮食。从空调房进出,可在门口静待片刻,以适应室内外温差变化。

 

防伤湿,祛湿有路

暑多夹湿,祛湿则需湿有出路,或从汗解,或从二便解。可温水足浴,加入藿香、艾叶等,微微汗出,而湿邪易去。若胸中气机不展,心生烦满,可用新鲜的藿香叶、薄荷叶、佩兰、艾叶等微微水煎,以作泡浴。亦可食用莲子、茯苓、薏米、白扁豆等,或汤或粥,以健脾化湿。或适当食用苦瓜、苦菜等苦味食物以祛湿除烦。

 

知足乐,养心安神

夏季炎热,心神更易不安,养心安神,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欲望,乐于知足,让心静下来,正所谓“养心莫善于寡欲”、“知足者常乐”也,这也是长寿之道。其他舒缓的活动或锻炼方式,如静坐、练字、看书、听曲、赏画、打太极拳、练八段锦等,都有利于调节精神、保持心情舒畅,心神得安。

 

宜清补,食物多样

大暑节气,民间各地因地制宜,有喝暑羊、喝伏茶、烧伏香、送“大暑船”、喝仙草等习俗,除了愉悦生活,预防中暑,还有注重夏季进补,所谓“夏无疾病三分虚”。但福州地域多湿热,以清补为宜,主食多样,并配以鱼、去皮禽肉、蛋、奶、新鲜蔬菜瓜果等,多以蒸煮或凉拌的烹饪方式。因夏季食欲减退,脾胃功能较为迟钝,不宜进补肥甘厚腻之品,否则易损伤脾胃,影响消化吸收。

 

补阳气,冬病夏治

“冬病夏治”是根据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理论,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,治疗某些属于虚性、寒性的疾病,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,达到标本兼治、预防保健的作用。

冬病夏治方法很多,其中三伏艾灸和三伏贴,因其简便、安全、经济而被广为运用。大暑属于中伏天,自然界阳气最盛,人体毛孔张开,此时将阳性的药物贴敷在穴位上,更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,既能帮助“春夏养阳”,又能将伏于体内的寒湿驱除,达到治病的目的。


养生功

1.静坐:单腿交替盘坐,上身坐直,头正目闭,两肩下垂,双手掌心向上,交叉于腹前,深吸长呼,排除杂念,意守丹田,可安心神

2.吞津叩齿:双臂自然下垂,放在腿上,手心朝上,微闭双目与口,调匀呼吸,舌顶上颚,待口中津液盈满时,缓慢分次吞下,后上下叩齿10-15次,有健肾固齿之效

3.梳头:每日晨起或临睡时,两手十指自然分开,屈指成龙爪状,以指代梳,自前额发际梳起,经前额、头顶、脑后,由前往后,再由后往前,循环往复,轻重适当,有健脑乌发的功效。

4.鸣天鼓:两手掩耳,食指压于中指背上,稍加施力,借反作用力滑下,以指弹击后脑枕骨部(风池穴附近),可闻咚咚声响,犹如击鼓之声,可疏通经络,补益肾气。




推荐膳食

1.荷苡茶

食材:干荷叶5克,炒薏苡仁10克,炒山楂3克,红糖或冰糖少许。

做法:将上述食材洗净,放入茶壶内,加入适量热开水,加盖浸泡10分钟,加入少许红糖或冰糖调味即可。

功效:清热祛湿,解暑消食。

注意事项:适宜湿热、痰湿体质的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冠心病人群。孕妇、脾胃虚寒、气血虚弱者不宜饮用。


2.荷叶粥

食材:新鲜荷叶50克,粳米200克

做法:新鲜荷叶洗净切丝备用,粳米洗净加水煮粥,粥将熟之时,加入荷叶丝,再煮片刻,荷叶与粥均熟,加盐调味即可。

功效:醒脾开胃,消解暑热


3.冬瓜茯苓薏米排骨汤

食材:冬瓜250克,茯苓25克,薏米25克,排骨250克

做法:茯苓、薏米洗净浸泡备用,排骨洗净焯水,冬瓜去皮切块,将上述食材一起放入炖罐中,加适量清水,以没过食材为宜,炖煮1-1.5小时至肉烂,加盐调味即可。

功效:清热解暑,健脾渗湿,宁心安神

凯发注册首存的版权所有: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©2024
网站地图